深圳桥牌网休闲空间桥艺人生桥牌十痛
    
 
桥牌十痛
发起人:万紫千红  回复数:21  浏览数:16359  最后更新:2003/11/10 12:53:32 by 万紫千红

选择查看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  帖子排序:
2003/10/18 20:08:08
万紫千红





工兵

角  色:注册用户
发 帖 数:13
经 验 值:21
注册时间:2003/10/18
桥牌十痛

              桥牌十痛

  10月2号,我正在丈母娘家吃晚饭,没一会儿,手机响了。“喂,那位?”“你在哪里?”原来是我的老师张教授打来的。“丈母娘家。”“现在干什么?”“刚刚端起酒杯。”“放下酒杯,赶快过来,方总来了。”

  方总原是我们的同事,我们曾经在桥牌战场共同战斗过几年。后来,他带着的他的专利开公司,现在已成了老总了。每次回来,我们几个要好的牌友都会聚在一起打打桥牌,重温往日之情。这次吃完饭,我们找了一家饭店,开了一间棋牌室,要了一副牌。进了棋牌室,我和陈教授一家,方总和张教授搭挡,我正准备发牌时,方总和陈教授却提议不打桥牌打80分。这样,我们的聚会第一次远离桥牌。

  5555……远离桥牌。痛!痛啊!

  近日翻阅《桥牌》杂志第10期第35页,于国明大师在《故人来去兮 风雨经年——记前北京参赛牌手盖新陆 胡巨潮》中提到:有位作CEO的老牌手,这样提及遁出比赛的原因:以前,下班就愿意去参加比赛。不在乎成绩如何。那里人多,热闹,普遍层次也高。每次都有新面孔。对每个新面孔,你基本都愿意与之交流,也有可交流的内容。现在不一样了,全认识,没新人,且多数是整天泡赛场的无所事事者,牌打得好一点就牛的不得了,整天为了名次玩命。虽说有不少朋友在内,可我不想去那和他们交流了。……按那位CEO的说法,好像从某个时段起,桥牌比赛中一下子就少了许多人。而少掉的这些人,似乎属于同一个层面的,相互之间还惺惺相惜。

  看到这些,我不由得想起了我们的聚会情景。他们三位是我的老师,是招生制度改革后的前几届大学生,都属于同一个层面的,现在也渐渐地远离桥牌,遁出比赛。是不是和于大师提到的有相同的原因呢?

  玩一项游戏的动力无非来自于三个方面,一个是拉力(牵引),一个推力(推压),还有一个是推拉结合的力。当然,这些力的方向要把握好,否则会远离目标。我觉得在把握方向上管理起到一定的作用。桥牌是一种游戏,这种游戏之痛无非从以上几个方面考虑。下面我就从这三个方面闲谈桥牌十痛,如有不妥,希望大家批评。

  痛一、可怜的成绩。好的成绩会对这项运动起到良好的牵引作用。我们知道,谢军第一次拿到国际象棋皇后,激起许多人学习国际象棋的热情。然而,我们的桥牌成绩如何呢?成绩停滞不前!国家女子桥牌队冲击“大满贯”,缺了一个“关键张”,国家男子桥牌队差距较大。自1996-1997年国家桥牌女队连夺“威尼斯杯”和“奥林匹克赛”亚军之后,在顶级赛事中就再也没有取得更好的成绩。男队则基本上处于世界二流偏上的水平。

  痛二、黑马难觅。在国际上,桥牌运动每隔10年左右能够出一批新选手。然而,近年来,我国的桥牌比赛很少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黑马。黑马出不来,桥牌比赛就缺少吸引人的魅力。树上的苹果,如果没有前人够着,大家也就没有这个劲头了,后备力量就接不上,后劲就不足。从90年代开始到现在为止,我们看到的是一群什么样的面孔呢?老面孔!冠军都是数得着的老面孔。今年,在桂林举行的全国桥牌俱乐部锦标赛上,前来参赛的选手大多数是老面孔。甲级俱乐部比赛参加的队员大都是上世纪80-90年代培养出来的。

  痛三、匮乏的理论。理论领先于实战,这是桥牌与其它比赛最大的不同之处所在。桥牌在理论上实现突破,往往就容易在比赛中抢得先机。然而,国内桥牌理论研究多年来停留在单纯引进、跟进世界先进桥牌理论的阶段,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对西方理论吸收理解并不彻底。加上自己没有独创的新理论,在国际赛场上就处于劣势。

  痛四、经费短缺。桥牌运动投入不多,举办全国等级的锦标赛只需要花费不过20-30万元,然而,我们不少的桥牌爱好者甚至自己掏钱组队参加比赛。就拿今年参加在桂林举行的全国桥牌俱乐部锦标赛来说,尽管参赛的俱乐部很多,但比赛并没有奖金。主办者无奈地说:“就桥牌目前的发展状况,我们只能提供相应的奖杯,对比赛成绩记录在案,以表示肯定。”

  痛五、干瘪的宣传。在各种各样的桥牌比赛,甚至像汇集了今年全国桥牌高手的全国桥牌俱乐部锦标赛,你看到了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吗?,你看到了人声鼎沸的比赛现场吗?你听到了掌声和喝彩吗?……你也许看到媒体记者姗姗来迟,在比赛现场,你也许会看到,前来参加比赛的队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细心揣摩比赛双方的技巧外,很少看到有真正意义上的场外观众进入其中。瞧瞧,中国女子桥牌在亚洲所向披靡,但在自己家门口比赛却常常遭遇无人喝彩的尴尬。

  痛六、队伍青黄不接。队伍太少,水平差距太大,这是中国桥牌不容忽视的现状。著名桥牌理论家、北京华远桥牌俱乐部教练王止戈说:“甲级俱乐部比赛都是老面孔,这些队员都是上世纪80-90年代培养出来的,夺冠的数来数去就是那么几个队。后备力量接不上,即使抢到了冠军也难保住冠军。” 很多省区虽然没有强队,但参加桥牌运动的人数却不少,如云南、贵州等地。只要能够积极选拔,认真培养,广泛交流,还是能够出成绩的。近年来,广州队在参加全国桥牌比赛中屡屡获得好名次,但令人尴尬的是,除了广州东方化工的6位运动员外,整个广东找不出第二支能够冲击乙级队比赛的队伍,队伍的青黄不接可见一斑。人才选拔也很难,在今年全国锦标赛前,王萍、周咏梅已被桥坛人士看好。国家队曾邀她们参加集训,但被婉拒了。她们觉得,“还是当一名业余桥手好。再说,在解放和记队真的蛮开心”。

  痛七、地区差异大。据国家体育总局棋桥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助理范广升介绍,今年前来桂林参加全国桥牌俱乐部锦标赛赛的俱乐部以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居多,其他地区的俱乐部相对较少。这在高等级赛事中尤为突出。参赛的16支甲级队中,冠以“北京”头衔的有4支,来自“上海”的5支,广东的2支;加上天津,有75%的参赛队伍来自发达地区,而来自西部地区的只有贵州世华数码1支队伍。

  痛八、可怜三少。一是裁判少。据了解,目前中国桥协登记在册的国家级裁判不过20多人,其中相当一部分上了年纪。一些地方裁判由于缺少培训,对规则的把握也不够清晰。裁判的数量和水平参差不齐同样不可忽视。桥牌比赛规则十分复杂,“掌握桥牌规则的难度不亚于掌握一部法律”,一些多年参赛的选手也会屡屡遭遇争议,如果没有熟练的业务水平,裁判就很难把握各种临场情况。二是教师少。我国从事桥牌运动的教师大多属于“无师自通”或“按图索骥”型,真正经过严格培训的很少。各级各类学校想开设专门的桥牌训练班,聘请专职教师,也无法拿出确定教师水平的资格证。三是高水平教练少。好教练不仅要有好的理论,同时还要有很强的实战能力,这样才能把出牌的机率、取胜的方式分析透彻。目前,好教练大多集中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其它地方好教练少,这对地区间桥牌水平的平衡发展不利。

  痛九、特点限制。表演性差,观赏性差,参与性强,推广和发展的历史短暂,注定了桥牌运动在中国的曲高和寡。事实上,多年来参与桥牌运动的群体始终以中高层知识分子居多,小范围生存是桥牌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

  痛十、推广人员少。在国际上,桥牌运动被誉为“聪明人的运动”。对于桥牌推广者而言,一定要懂得吸引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来学习和推广这项运动。然而现在推广中,说的人多,干的人少。这不能不说是桥牌运动屡屡遭遇尴尬的重要原因。此外,在管理机构中管理人员的推广意识淡薄,就拿普通桥牌爱好者难得参加的桥牌通讯赛来说,本应把他作为推广桥牌运动好的切入点,可就在今年一次通讯赛,全国某所著名大学的俱乐部的比赛成绩竟在收发室睡大觉。信息时代,一个电话、一个伊妹儿就能解决的问题,竟奇迹般地出现了。

  痛!痛啊!


[此帖子已被 万紫千红 在 2003-10-23 11:24:29 编辑过]
2003/10/18 20:12:04
万紫千红





工兵

角  色:注册用户
发 帖 数:13
经 验 值:21
注册时间:2003/10/18
桥牌十痛
柔儿:第一次来,请多关照。送来十痛,请批评,请医治。
2003/10/18 20:19:28
柔儿





连长

角  色:注册用户
发 帖 数:452
经 验 值:634
注册时间:2003/9/2
桥牌十痛
写的真好。置顶,点精,推荐主题。都用上。

[此帖子已被 柔儿 在 2003-10-18 22:51:26 编辑过]
2003/10/19 1:40:57
郭大侠





连长

角  色:信任用户
发 帖 数:472
经 验 值:549
注册时间:2003/8/9
桥牌十痛

最痛的,我认为是风气。

桥牌运动的本质,应该是重在感受思想交流的基础上,一种高雅的竞技。

与国外的桥牌环境和氛围相比,中国的桥牌已经从思想者的交流,无奈地进入聪明者的争胜这样一个误区。

最终,可能是剩下小聪明者,占据着波峰浪端的位置。

思想漫步者,只能望而却步;

真大智慧者,不屑同流合污。

网络时代的出现,虽然让不少人重拾桥牌旧梦、让更多人闯入这片天地,

但国内桥牌的风气如果不做根本的转变,将会重新扼杀他们前进的脚步。

如果眼睁睁地看着我们挚爱的运动走向衰亡,才是最大的痛。

2003/10/19 10:35:14
万紫千红





工兵

角  色:注册用户
发 帖 数:13
经 验 值:21
注册时间:2003/10/18
桥牌十痛
柔儿:谢谢!

郭大侠:是啊!风气是一种表征。如今的桥坛气氛有不甚好的地方,争吵者有之,尔虞我诈也有之。
2003/10/19 11:03:31
柔儿





连长

角  色:注册用户
发 帖 数:452
经 验 值:634
注册时间:2003/9/2
桥牌十痛
桥牌的技术研究,桥牌的理论研究,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以及桥牌思想的本土化过程,推广普及体系等等。有大量的工作。


[此帖子已被 柔儿 在 2003-10-19 11:05:54 编辑过]
2003/10/20 0:07:05
二传手





连长

角  色:信任用户
发 帖 数:297
经 验 值:433
注册时间:2003/8/9
桥牌十痛
万紫千红分析的很透彻,让人深思。
我的手又痒了,传到哪去呢?
2003/10/20 11:11:45
万紫千红





工兵

角  色:注册用户
发 帖 数:13
经 验 值:21
注册时间:2003/10/18
桥牌十痛
柔儿:怎样让里面的人不出去?要竟争,不要斗争,愉快地进行思想的交流,有许多工作要做;如何把外面的人拉进来?享受这里面的思想的交流,也有许多工作要做。可现在的可见问题是——里面的人有往出跑的,外面的人被拉进来的不多。

二传手:谢谢夸奖。手痒不要紧,抓抓吧。摆在这里也很好。:))
2003/10/20 12:09:22
piers





工兵

角  色:注册用户
发 帖 数:36
经 验 值:39
注册时间:2003/8/9
桥牌十痛
作为一个暂居在海外的桥牌爱好者,以个人之愚见,产生这10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国内比赛在面向市场和引导牌手机制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试问:仅“联众”网上的桥牌玩家的注册人数就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之最,加上“中游”,“中桥”,“亚轩”等网站上的人数就更不得了。这不仅说明桥牌在中国人中实际上开展的相当普及,而且还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可是,这玩家中为什么没有多少去参加全国,全省或地区的比赛?原因不外乎以下:
1. 比赛的时间周期太长,和上班时间冲突。这不能怪桥牌爱好者(客户),只能怪比赛组织者(供应商)不会适应市场. 难道就不能在周末或节假日举办吗?而且一场完整的瑞士移位赛就不能在一天内完成吗?目前在ACBL哪怕regional级别的比赛中,瑞士移位队式赛都是一天打8轮,每轮7副牌,当天解决问题,而且绝大多数是安排在周日。
2. 组织比赛的经费和奖金太少,没有太多吸引力。可为什么还是有许多“老面孔”参加?如果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桥牌爱好者,难道参加比赛仅仅是为了挣奖金吗?在北美,所有的ACBL的比赛不仅没有奖金,参赛者还得自己掏钱交报名费,除非你的名气大得有人雇你。就本人所知,参赛者的主要动力是除了将比赛中的激烈竞争作为人生的一种体验和享受外,同时也是为了积累自己的大师分,以证明自己在此社会的人生价值。当然这与ACBL在北美和国际上的地位密不可分;
3. 没有机会或资格参赛。难道正规的大型比赛就只能是高手们的乐园吗?ACBL所有的比赛都是分级的(stratified),哪怕你是刚刚学牌才一个月的新手,你同样可以在NABC级别的比赛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级别组,如果取得成绩同样可获得一定的大师分。划分级别的唯一标准就是ACBL的大师分。只有这样的开放式的竞赛系统参能形成北美桥牌的繁荣兴旺和后备人才的不断涌现,如今年经过层层选拔赛进入加拿大国家队的一对优秀牌手Gavin Wolpert 和 Vincent Demuy 分别只有20岁和19岁。(他俩同时也是国家青年队的选手)
4.比赛的地点太远,次数太少。难道各级桥协就不能多组织一些比赛并将比赛地点分布更广一些吗?有兴趣者可访问一下ACBL的网站,看看ACBL每个月的比赛有多少,分布有多广;当然这需要中国桥协和各地桥协的有效协调和管理,以免除现“一放就乱,一乱就管,一关就死”的中国特有现象。
5.平常上网玩玩无所谓,可是要出去参加正规比赛,即要花钱又要化时间,不值得。当然可以说这些人对桥牌的热爱程度太差,但是也许同样在这些人中,有的在麻将桌上输个几百上千也无所谓,有的泡吧上酒楼或歌舞厅花上几百上千也是家常便饭。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价值观,除了社会大环境的因素外,桥牌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恐怕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吧?可各级桥牌组织机构在向社会宣传桥牌文化方面又做的如何呢?
以上也许是一些个人的片面看法,希望能听到牌友们的广泛讨论和批评。



[此帖子已被 piers 在 2003-10-20 12:15:55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piers 在 2003-10-20 12:21:01 编辑过]
2003/10/20 13:39:24
小溪~大海





连长

角  色:信任用户
发 帖 数:392
经 验 值:493
注册时间:2003/9/8
桥牌十痛

  中国桥牌缺乏领袖人物、中国桥协管理不善、地方桥协随波逐流、牌手们不注重道德修养、职业牌手生存压力大、国家队不争气、企业没兴趣、媒体不报道等等,造成了目前中国桥牌的困难境地。
  这些是表象,症结在哪?
  这是一个系统问题,需要系统思考!
  我们需要怎样的一个桥牌文化?中国桥牌要达到怎样的水平?如何铲除腐败、作弊,建立一个公正、公平的桥牌氛围?
  中国桥牌没有目标,集体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个人没有自己的目标(特别对顶尖牌手来说)!
  缺乏目标,人生也只能随遇而安,慢慢的就会越来越不安了。中国桥牌目前就如此。
  
2003/10/20 23:01:23
bridge88





高级魔法师

角  色:信任用户
发 帖 数:718
经 验 值:932
注册时间:2003/8/22
桥牌十痛
准备推荐给桥牌杂志。
2003/10/21 9:52:11
柔儿





连长

角  色:注册用户
发 帖 数:452
经 验 值:634
注册时间:2003/9/2
桥牌十痛
建议是否准备给桥牌杂志由作者本人万紫千红决定。
2003/10/21 13:15:55
万紫千红





工兵

角  色:注册用户
发 帖 数:13
经 验 值:21
注册时间:2003/10/18
桥牌十痛
痛!痛啊!!桥牌之痛啊!!

痛!痛啊!!桥牌之痛啊!!

于老师是我最喜欢的老师之一。他在桥牌杂志上的文章,我是一字不漏地看,看后也有所思考,并写读后感,这是其中的一篇。写好这一篇,本打算投送桥牌杂志,但感到太痛,并想到柔儿版主的“桥牌文化”平台。我想,来这里的人都是关注桥牌文化的。

关于于老师,我想说的是,我认为他是目前国内唯一出桥牌之外关注桥牌最多的人。他目前在桥牌杂志的文章就是最好的证明。

于老师千古!!!



[此帖子已被 万紫千红 在 2003-10-21 13:23:30 编辑过]
2003/10/21 13:56:53
零点





工兵

角  色:注册用户
发 帖 数:14
经 验 值:25
注册时间:2003/9/7
桥牌十痛
哈哈,好东东!
2003/10/21 14:58:37
郭大侠





连长

角  色:信任用户
发 帖 数:472
经 验 值:549
注册时间:2003/8/9
桥牌十痛

piers说得很对,市场和机制的问题,我觉得是为桥牌的大痛。

在中国,一个运动的兴起,离不开上层建筑。

桥牌在上世纪的80-90年代,失去了走向辉煌的一个最大契机。

假如,在邓爷爷的年代,从重视、级别上把桥牌放到三大球三小球围棋象棋同样的高度,

允许大中院校开设选修课,正视职业化的管理,

推动商业化的运作,今天,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可惜的是,邓爷爷虽然一生钟爱桥牌,却没有在这里再设计一个特区,

也许,在心里面,总觉得这还是一个自由化的小资的玩物吧。

反而,桥牌增加了神秘的政治色彩。


要重新振兴,谈何容易?

用户在线信息
当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1 人。其中注册用户 0 人,访客 1 人。


深圳市桥牌协会

  • 联系我们 - 深圳市桥牌协会 - 论坛存档 - 返回顶部
    Powered by SZBRG 2008 ACCESS © 1998-2024
  • Processed in 0.89 second(s)
    Server Time 2024/9/1 2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