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桥牌网赛事新闻国际动态百慕大杯史话
    
 
百慕大杯史话
发起人:bridge88  回复数:1  浏览数:6109  最后更新:2003/10/22 16:10:42 by bridge88

选择查看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  帖子排序:
2003/10/13 16:58:52
bridge88





高级魔法师

角  色:信任用户
发 帖 数:718
经 验 值:932
注册时间:2003/8/22
百慕大杯史话
**11月中国桥牌队将参加世界百慕大杯比赛,它是世界最高级别的桥牌赛事。中国男队曾经三次进入前八名。1995年中国承办了一届比赛,中国队获得了第五名。
  有关百慕大的来龙去脉请访问台湾南联桥牌网上的专题介绍,故事绝对精彩!
  http://homepage.ntu.edu.tw/~b88105003/bri/03%20bermuda/bermuda.htm





[此帖子已被 bridge88 在 2003-10-13 17:03:29 编辑过]
2003/10/13 17:35:12
bridge88





高级魔法师

角  色:信任用户
发 帖 数:718
经 验 值:932
注册时间:2003/8/22
百慕大杯史话
第一届百慕大杯比赛

  在桥牌世界里,「百慕达杯」﹙Bermuda Bowl﹚就是世界杯的同义字,是最具权威的奖项,更拥有至高无上的荣耀。谈起百慕达杯桥牌锦标赛,就必须先谈一谈已故的诺曼巴哈﹙Norman Bach﹚。诺曼巴哈于1913年出生于百慕达,卒于1971年。1937年,诺曼巴哈曾与道兹﹙Leslie Dodds﹚、E.P.C. Cotter、E.L. Tottenham、L. Ritte等人夺得第七届英国金杯赛﹙British Gold Cup﹚冠军,又曾于1938年及1939年担任出赛队长,两度带领英国队角逐欧洲杯。
 
  1950年,诺曼巴哈在「美国桥牌协会」﹙American Contract Bridge League﹚、「欧洲桥牌联盟」﹙European Bridge League﹚及「英国桥牌协会」﹙British Bridge League﹚赞助下,带着「百慕达桥牌俱乐部」﹙Bermuda Bridge Club﹚的工作伙伴,举办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第一次世界杯桥牌赛。主办单位的努力与细心,将一切安排得有条不紊,被公认是一次最成功、第一流的世界杯。大会甚至将整个比赛的所有牌局,包括叫牌及打牌过程,完整的记录下来。关于这一点,欧洲桥手并不意外,因为在欧洲的大赛中早已如此,但对美国人来说,却是头一遭的经验。
 
  比赛于11月13至19日举行于百幕达,会场安排于Castle Harbour Hotel。参与角逐的共有三队,分别是代表北美的美国队、欧洲冠军英国队、以及由瑞典及冰岛联合组成的欧洲队。各队的阵容如下:
 
美国队:Julius Rosenblum ﹙不出赛队长﹚
    John Crawford
    Charles Goren
    Sidney Silodor
    Howard Schenken
    George Rapee
    Sam Stayman
 
英国队:Maurice Harrison-Gray ﹙队长﹚
    Leslie Dodds
    Nico Gardener
    Kenneth Konstam
    Joel Tarlo
    Louis Tarlo
 
欧洲队:Dr. Einer Werner ﹙队长﹚
    Rudolf Kock
    Nils-Olof Lilliehook
    Jan Wohlin ﹙以上四人为瑞典籍﹚
    Einer Thorfinnsson
    Gunnar Gudmundsson ﹙以上二人为冰岛籍﹚
 
  美国在当年2月所举行的冯德比杯﹙Vanderbilt Cup﹚,由Crawford、Rapee、Stayman、Schenken四人及Silodor夺得冠军;而在当年8月所举行的史宾果杯﹙Spingold Cup﹚,前述四人加上Osward Jacoby又赢得冠军,遂由此六人代表北美出战世界杯。后Jacoby因业务之故无法成行,乃征召Goren加入该队。这六人并不固定搭挡,叫牌以自然制为主,包括弱窜叫、弱二开叫、史蒂曼特约等,并不使用人为叫品。
 
  英国队是当时欧洲的一级强队,从1948年的哥本哈根﹙Copenhagen﹚开始,接着1949年的巴黎﹙Paris﹚,然后是1950年的布莱登﹙Brighton﹚,三度蝉连了欧洲杯冠军。在这一届的世界杯中,英国队有固定的三对:Maurice Harrison-Gray–Joel Tarlo、Leslie Dodds–Kenneth Konstam、Louis Tarlo–Nico Gardener,使用不同的叫牌制度,但差异并不大。
 
  至于欧洲队,则亦为固定的搭挡,而且采用完全不同的叫牌制度。其中Dr. Einer Werner–Rudolf Kock,使用自行修改的克卜生叫牌制﹙Culbertson System﹚;Nils-Olof Lilliehook–Jan Wohlin使用埃弗士叫牌制﹙Efos System﹚,是一种内含人为叫品的新制度;而Einer Thorfinnsson–Gunnar Gudmundsson则采用包括询问叫的维也纳叫牌制﹙Vienna System﹚。
 
  实际的比赛是为期四天的循环赛,采总分制,每天赛72牌,午后及晚间各打36牌。冠军队获颁由百慕达政府部门「百慕达贸易发展局」﹙Bermuda Trade Development Board﹚捐赠的精制银杯乙座,而冠军队员则获颁乙具仿制银杯。
 
  下面是几则关于本届世界杯的趣闻:
 
  地理位置上,美国与百慕达极为接近,美国桥协考虑自身经济利益,特别鼓励会员前往捧场。桥协会刊有如下的记载:「协会已安排由泛美航空公司﹙Pan-American World Airways﹚负责运载所有赛员及其亲友、以及协会会员,超低收费,每人特价181.75美元,包括DC-4客机来回机票、以及举世闻名的美丽酒店Castle Harbour Hotel七日住宿。」
 
  由于是世界杯,上场的赛员打来都小心翼翼,造成比赛的节奏十分缓慢,每天都得花上十小时的时间在牌桌上,直到半夜3、4点才结束一天的赛程。由于时间紧凑,赛后的检讨都被迫取消,甚至连更衣外出用餐的时间都不够。
 
  关于奖杯及比赛,当年参与此一盛会的所有赛员、桥牌记者、大会工作人员,在当时都不知道甚么是「百慕达杯」。Alfred Sheinwold在「桥艺世界」﹙Bridge World﹚长达27页的报导中,完全未提及「百慕达杯」这四个字。



[此帖子已被 bridge88 在 2003-10-13 17:38:08 编辑过]
用户在线信息
当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1 人。其中注册用户 0 人,访客 1 人。


深圳市桥牌协会

  • 联系我们 - 深圳市桥牌协会 - 论坛存档 - 返回顶部
    Powered by SZBRG 2008 ACCESS © 1998-2024
  • Processed in 0.05 second(s)
    Server Time 2024/12/22 21: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