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代酒
在酒场上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冠冕堂皇的一句话:“以茶代酒”。不喝酒的人,既推托了酒,又表现得雅,还不失为礼。这个成语来自三国东吴的末代国王孙皓。这孙皓就是一个好酒之徒,经常摆酒设宴,群臣作陪。他的酒宴,一整就是一天,而且有一个规矩:每个人以七升为限,不管你会不会喝,不管你能不能喝,甚至不管这酒是不是进了肚子,七升酒是必须见底的。如果按照现在的度量衡,一升酒有二斤,那就是14斤了,白水也会喝爆肚皮的。可是陈寿的<三国志>是这麽记载的,我这里照抄无误。群臣中有一个人叫韦曜,酒量只有二升,真难为他了。就算他的嘴是个大漏勺,也漏不掉这麽多啊。孙皓是个暴君,说一不二,动辄杀人,但是对韦曜却格外照顾,看着他喝不动了,就告诉人悄悄给他换上茶, 韦曜心领神会,故意高举酒杯,“干了干了!”咋呼一气,其实是心里偷着乐。孙皓可以说是以酒误国,遗臭万年了,没想到还留下了一个“以茶代酒”的典故。 不过,在酒场上找替代物,算不上什麽登大雅之堂的事。不会喝的,请学;不能喝的,请练;不想喝的,请走。如果你非要“以茶代酒”,劝你学学蒋公介石,把茶倒掉,“以水代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