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意大利之夏--维罗那 | |
![]() |
发起人:卡萨布兰卡 回复数:15 浏览数:13930 最后更新:2006/5/30 15:10:34 by 疯骡 |
选择查看 |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 帖子排序: |
卡萨布兰卡 发表于 2006/5/27 23:52:26
|
[转贴]意大利之夏--维罗那 2006年第12届世界桥牌锦标赛将于6月9日至24日在意大利维罗纳举行。根据世界桥牌联合会规定,本届世界锦标赛广大桥牌爱好者可以自由组队,通过国家桥牌协会报名参赛。本届世界锦标赛首次允许跨国组队参赛。比赛设公开团体赛、女子团体赛、老年团体赛、瑞士制团体赛、混合双人赛、公开双人赛、女子双人赛、老年双人赛和IMP双人赛等9项正式比赛。
深圳桥友俱乐部尽遣精英,组成两支代表队参加公开队式及双人赛。为了让深圳的桥牌爱好者更好地了解本届赛事东道主--意大利及维罗那,前咖啡屋“当家花旦”版主-柔儿浓墨重彩,编辑了精彩之极的介绍有关维罗那风土人情的一组文章及图片,现转摘以飨读者。 |
卡萨布兰卡 发表于 2006/5/27 23:56:32
|
[转贴]意大利之夏--维罗那 名著成就的美女和古城--意大利维罗纳城 在意大利有一位绝代佳人,她不会随年华的流逝而苍老,也不会因岁月的变迁而被人们遗忘,她是追求美好爱情的化身,是人们心目中永远不老的情人。她就是莎士比亚笔下的著名女主角———朱丽叶。 莎翁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不仅成就了朱丽叶,而且也成就了维罗纳城。 虽然维罗纳城历史悠久、风景绮丽,但真正使它名扬世界的,是因为它是朱丽叶的故乡,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生死相恋的地方。自从莎翁的这出名剧问世以来,维罗纳城便成了全世界年轻人心目中的爱情圣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从世界各地到这里来“朝圣”。 来到维罗纳城的人,一般都是直奔位于市中心卡佩罗路23号朱丽叶的故居。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宅院,入口处用意大利语写着“卡普莱蒂之家”,卡普莱蒂正是朱丽叶的姓氏。圆形拱门的颜色显得很陈旧,两扇铁门也是锈迹斑斑,给人一种沧桑和久远的感觉。 走到院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座与真人比例相同的朱丽叶青铜雕像。轻柔的长裙衬裹着她那苗条的身姿,她的右手轻提裙摆,左臂则抬至胸前,微微低头,一双忧郁的眼睛注视着前方,像是在向人们叙说着她和罗密欧那段久远的爱情故事。 走近她时,便会发现朱丽叶的右胸和右臂被人们摸得闪闪发亮。起初,我以为是游人对朱丽叶表达的一种情怀,照相时挽着她的右臂所致。可是,让人不解的是,游人为什么在挽着她的右臂的同时,还要伸出另一只手去抚摸她右胸的乳房?意大利朋友解释说:“朱丽叶的悲剧早已成为历史,现在人们觉得应该透过历史去感受今天的喜剧。所以,抚摸朱丽叶的右胸被认为能够给自己的爱情带来好运,这也正是许多游人为什么要抚摸她的原因。” 顺着铜像的左侧上方望去,就是令许多年轻人神往的大理石阳台。这时,一位金发少女正站在阳台上兴奋地向游人招手,人们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罗密欧与朱丽叶幽会的情景。走进房中,顺着木制楼梯来到二楼,便进入一个套间,外间的西墙上挂着一幅罗密欧与朱丽叶生死相依的油画,使游人都不由得驻足凝望、沉思……里间的左侧有一扇窗,窗旁的那个门便通向当年罗密欧与朱丽叶约会的那个大理石阳台。三楼的房间则豁然明亮,在西墙的中央有一个壁炉,壁炉的前面摆放着两把老式的座椅,仿佛在继续叙说着这两个年轻人还没有说完的情话…… 然而,不是所有的年轻人都有机会到维罗纳城来“朝圣”。。多年来,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不约而同地延用鸿雁传书的办法,来传递着自己心底的爱情和情话,并期望着从朱丽叶那里获取一些爱情的感应。这样一来,维罗纳城每年要处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寄给朱丽叶的情书。一时间处理给朱丽叶的情书,便成了每一届市长的一项繁重的任务。陪同我们的意大利朋友介绍说,上个世纪70年代,居住在维罗纳的一批文人成立了一个朱丽叶俱乐部。到了80年代初,一位新任市长找到这个俱乐部的负责人,请俱乐部帮助代朱丽叶回信,并嘱咐他们有信必复,不能让维罗纳有一个“伤心人”。于是,从那时起,凡来自世界各地写给朱丽叶的信,都能得到朱丽叶来自“天堂”的回音。 塔马西亚是现任朱丽叶俱乐部主席,据他介绍,俱乐部平均每年要收到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语言的来信4000至5000封。从事回信工作的有10多个人,他们都是会多门外语的志愿者,为了不让寄信人失望,他们对每一封信都认真给以回复。塔马西亚说:“这些情书的内容十分丰富,但无论是喜剧还是悲剧,所表达的感情都是真挚的。” 当我们一行恋恋不舍地要离开朱丽叶故居时,看到一对恋人正挽着朱丽叶雕像在拍照,只见他们相依相偎,笑的是那样的幸福甜蜜、那样的怡然灿烂……由衷地祝愿天下所有的恋人,都能像这对恋人那样,天天上演的都是今天这样的喜剧。 |
卡萨布兰卡 发表于 2006/5/27 23:59:36
|
[转贴]意大利之夏--维罗那 意大利之门户 - 维罗纳 维罗纳是意大利最古老,最美丽和最荣耀的城市之一, 拉丁语的意思为"极高雅的城市".如今的维罗纳有27万居民,是维内托地区仅次于威尼斯的第二大城市.它所处的位置非常理想,气候也格外宜人,交通四通八达,是意大利和欧洲铁路,公路的主要枢纽,因此被称为意大利之门户.这里盛产葡萄酒,蔬菜和水果,还有著名的维罗纳大理石.维罗纳的确是一座非常高雅的城市,她拥有无数的自然美景,河流,山丘,依山的佳尔湖;她更拥有许多著名的纪念性的建筑物,具有独特的城镇美景. 维罗纳也被称作是爱之城,莎士比亚笔下的罗米欧与侏俪叶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来维罗纳是一定要去看看侏俪叶的"小阳台"的. 要探索维罗纳历史源头,可说是徒劳.因为就连她的名称的来源也无从考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此城兴建之前,最初定居此地的人时代,可追溯到史前史时代. 维罗纳什么时候被罗马人所占领的我不知道.只知道公元前一世纪时,维罗纳已经是古罗马帝国的一个重要驻防地了,当时被称作维罗纳奥古斯图斯驻防地.城内罗马时代的建筑大多修建于公元一世纪,城中心地带仍保持着古老的网状结构,这是古罗马人基于两条轴心路的基础上修建的,一条是卡尔多南北大道,一条是通往军营的德大道.那个时期的建筑物人们如今仍在使用,它们包括露天圆形剧场,拱门,城门,桥梁等,这些建筑使得维罗纳的地位似乎仅次于罗马,可以这么说,维罗纳是整个意大利第二大的"罗马化"城市.罗马时代的三条主要大道:奥古斯图斯大道,高卢大道以及波斯突米亚大道都要经过维罗纳. 自然地理形势赋予了维罗纳重要的战略地位,并且一直保持了一千多年.在罗马帝国晚期,在城的周围发生过激烈的战斗.尤其是公元268年克拉乌迪奥跟阿曼尼亚人的战争,以及312年君士坦丁对抗马森奇奥的战争. 在中世纪时期这里也发生了很多故事,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名人的足迹,如:泰奥多里科国王,阿尔博依诺国王,查里曼皇帝之子,贝伦加里奥,后来德皇奥托一世也曾为了解放囚禁在附近的阿德拉伊德来到这里.尽管维罗纳战乱不断,可无法阻碍她的艺术使命.维罗纳接受了第四世纪时伟大的圣泽诺主教和第九世纪时帕奇菲科的教导,也由于当时同一世纪的教士们举办的著名学院,因此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艺术的表现形式,再加上后来融合了法国查里曼文化以及德国奥托文化,使得维罗纳拥有了许多天主教早期的圣殿和早期的罗马式教堂,在阿迪河畔也出现了德奥多里科国王的宫殿. 十二世纪初,意大利出现了城市国家,这期间维罗纳也被卷入了意大利半岛上的争斗中.首先是教权与皇权之间的冲突,当然还有他们自己内部的争斗以及附近城市之间的武装冲突,但这期间维罗纳也享受了经济繁荣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化艺术上的兴旺.1164年人们在这里组织建立了维罗纳联盟,它把维内托地区的城市联合到一起来反抗弗里德里西大帝.公元1226年,维罗纳成为了凶残的艾泽力诺.达罗马诺的封地;随之而来的是1262年的斯卡拉家族王朝,家族最有名望的统治者是于1308年变成了维罗纳统治公爵的坎格兰德一世.他作为公爵期间,斯卡拉家族的荣耀达到了顶峰,他所管辖的地区也几乎遍及正个维内托地区. 他本人以帝国代理人的身份将维罗纳变成了拥护皇帝的吉伯林派的大本营,并使斯卡拉家族宫廷变成了文化艺术的保护中心,因为他收容了众多的诗人,文学家和艺术家,其中不乏大名鼎鼎的人物.但丁就曾在巴尔托洛梅奥作客时将他著的三部"神曲"中的第三部献给了坎格兰德,因为他是但丁的朋友和保护人. 在坎格兰德一世去世之后,家族日渐衰落,期间也有他的后人做出一些成就,比如修建了旧城堡,大石桥以及坎西尼奥里奥宫等.后来意大利其他大的城国,如威尼斯,弗罗伦撒以及宗教国在内的城国曾经屡次联合起来对抗维罗纳.当安东尼.德拉斯卡于1387年逃亡后,斯卡拉家族的命运星宿已经彻底黯然无光了.接下的维罗纳是在吉安.加莱亚佐.维斯孔蒂的统治之下.斗转星移,1405年美丽的维罗纳又落入了威尼斯人的手中.威尼斯连续统治了她达四个世纪.期间唯一中断时期是从1509年-1517年,那是受到奥地利马西米连皇帝的统治. 值得欣慰的是,动荡的岁月并没有阻挡维罗纳文化,艺术的发展. 相反,在那个时期文化和艺术得到了蓬勃发展.在城市国家和斯卡拉家族统治时期的近三百年里尤为突出,在这段时期里城市外表显得分外辉煌,其中大部分我们今天都能欣赏到.这里还出了许多诗人,文学家.如:贾科米诺.达维罗纳和吉蒂诺.达索玛坎帕尼亚;形象艺术,尤其是建筑工程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如城市中代表罗马式建筑风格的圣三教堂,圣斯德望教堂,圣罗伦茨教堂,圣泽诺教堂,山谷中的圣若望教堂,圣费尔莫教堂的下层教堂等;以哥特式的建筑风格为代表的有:圣阿纳斯达西亚教堂,大教堂的大部分建筑,圣费尔莫教堂,旧城堡,斯卡拉家族石墓等. 在雕刻方面也有许多重要作品,如十三和十四世纪的一些不知名的雕刻家和石匠们的作品,起初他们都围绕在伟大的名师身旁,象尼科罗和谷列尔莫,但后来他们受到威尼斯和拜占庭艺术,维里杰米,法国查里曼和德国奥托的艺术影响.这种造型艺术的基点便是在大教堂和圣泽诺教堂的大门顶上以及在十四世纪的斯卡拉家族的石墓上. 最初的壁画是圣纳匝洛教堂的小圣堂里,是第十世纪的作品,从那之后绘画艺术有了明显进展,在十四世纪初显然也受到乔托的影响.但是维罗纳画派的第一位祖师应该非十四世纪中叶的杜罗内莫数,继他之后便是伟大的阿尔蒂杰诺,他不但在维罗纳著名,同时也在帕多瓦活动. |
卡萨布兰卡 发表于 2006/5/28 0:03:09
|
[转贴]意大利之夏--维罗那 ![]() |
卡萨布兰卡 发表于 2006/5/28 0:05:15
|
[转贴]意大利之夏--维罗那 ![]() |
卡萨布兰卡 发表于 2006/5/28 0:06:39
|
[转贴]意大利之夏--维罗那 ![]() |
卡萨布兰卡 发表于 2006/5/28 0:07:54
|
[转贴]意大利之夏--维罗那 ![]() |
卡萨布兰卡 发表于 2006/5/28 0:09:00
|
[转贴]意大利之夏--维罗那 ![]() |
卡萨布兰卡 发表于 2006/5/28 0:10:39
|
[转贴]意大利之夏--维罗那 ![]() |
卡萨布兰卡 发表于 2006/5/28 0:11:55
|
[转贴]意大利之夏--维罗那 ![]() |
卡萨布兰卡 发表于 2006/5/28 0:13:23
|
[转贴]意大利之夏--维罗那 ![]() |
卡萨布兰卡 发表于 2006/5/28 0:14:48
|
[转贴]意大利之夏--维罗那 ![]() |
卡萨布兰卡 发表于 2006/5/28 0:15:28
|
[转贴]意大利之夏--维罗那 ![]() |
疯骡 发表于 2006/5/29 20:59:12
|
[转贴]意大利之夏--维罗那 维罗纳因小狐狸大师参加第12届世锦赛将而扬名深圳!
|
柔儿 发表于 2006/5/30 13:28:42
|
[转贴]意大利之夏--维罗那 为了烘托征战的气氛,特编辑此文。
为了后续报道,我想知道,除了刘区长,小狐狸,还有谁去? 刘区长不同意我宣传,所以这文章没有敢在这里发表,其实我每天都来咖啡屋看看。卡萨布兰卡辛苦了。 |
用户在线信息 |
![]() |
深圳市桥牌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