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雅可贝2NT应叫(伯根) | |
![]() |
发起人:疯骡 回复数:3 浏览数:11924 最后更新:2009/1/15 12:51:17 by 疯骡 |
选择查看 |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 帖子排序: |
疯骡 发表于 2009/1/15 10:20:50
|
修正雅可贝2NT应叫(伯根) 很长时间以来,作为配合显示叫牌的鼓吹者,我同样很喜欢在同伴高花开叫之后,把雅可贝2NT应叫作为逼叫性加叫的观点,应叫方在同伴开叫花色上承诺至少4张的支持或更好的支持,显示平均牌型或半平均牌型(尤其是在爆裂性应叫同样有效的情况下)。
开叫方通过再叫,可以显示单张(或缺门),或5张边花套,在持平均型牌(5-3-3-2)或半平均型牌(通常是5-4-2-2或6-3-2-2)的牌型时,他总是试图显 示出他大致所持有的大牌点强度。 在雅可贝2NT应叫之后,开叫方用下述标准雅可贝约定叫方式显示牌力和牌型——在叫牌过程: 开叫方 应叫方 1 ![]() ? 之后,简单说来,根据一般采用的修改后的办法: 3 ![]() ![]() ![]() 4 ![]() ![]() ![]() 3 ![]() ![]() ![]() ![]() 不幸,我的经验告诉我,开叫方的这种牌情显示范围广泛的再叫细目表,可能并不是如设计者想象的那么有效。我本人就曾遭遇到过以下若干问题: 1、当开叫方显示一手非平均型牌时,他不能表示出这一手牌的大牌点强度。 例如,开叫方在持以下两手牌时,都必须再叫3 ![]() (1) ![]() ![]() ![]() ![]() (2) ![]() ![]() ![]() ![]() 同样,在持以下两手牌时,都必须再叫4 ![]() (1) ![]() ![]() ![]() ![]() (2) ![]() ![]() ![]() ![]() 2、开叫方没有适当的途径显示他持有额外的将牌(即第6张将牌),而这第6张将牌对于满贯定约来说可能是生死攸关的。 3、应叫方也绝没有更清晰地描述了他的牌型分配。要知道,对于下决心做满贯定约来说,如果他具有将吃同伴输张的价值,意义是极其重大的。 4、开叫方4阶水平的花色跳再叫,使叫牌的空间消耗太大,叫牌太急促。为了显示第二套的新花色跳再叫,不仅过分苛刻地挤掉了不少叫牌空间,而且在开叫方跳到4阶开叫高花之后,对满贯的探查也极其困难,我经常在持有允许作4阶水平的新花色跳叫的一手牌时,类似: ![]() ![]() ![]() ![]() 就不得不担心,当同伴持如下一手牌时,我们可能会冷落了原本不应冷落的 ![]() ![]() ![]() ![]() ![]() 但是,当同伴在持如下一手“小狗”式的牌时,却连5 ![]() ![]() ![]() ![]() ![]() 我在对以上问题经过长时间思考之后,当然,也同朋友们磋商过,承蒙他们也提供了意见——我对标准雅可贝2NT约定叫方式作出了一些修正,我认为已自成体系地形成了一种“新雅可贝2NT”约定叫方式(“New Jacaby 2NT”)的结构。 事实上,已完成的“新雅可贝2NT”约定叫,与上述人们熟悉的雅可贝2NT约定叫再叫结构的轮廓已没有多少相似之处。然而,我却相当自信,我建议的新约定叫结构体系所作出的重大改进,意义却非同寻常! 为了使读者能够理解“新雅可贝2NT”约定叫结构细节,首先,我需要罗列出我所打算分辨和识别出的开叫方所持一手牌的类型一览表: (1)持有两色套牌,比低限强度高。 (2)持有单张的一手牌,比低限强度高。 (3)持有单张的一手牌,低限强度。 (4)持有缺门的一手牌。 (5)持有6张套的一手相当好的牌。 (6)持有很强牌力的平均型牌或半平均型牌(如果是5332分配,需要17-18个大牌点)。 (7)持有极少控制张的低限牌。 (8)持有具有一些满贯潜力的低限牌。 |
疯骡 发表于 2009/1/15 10:42:41
|
我的“新雅可贝2NT”约定叫结构,给开叫方提供了了解应叫方牌型分配的机会。同样地,也给应叫方创造了问叫的机会,这些问叫,在应叫方作出雅可贝2NT应叫之后,可能极有价值。
(例如,在应叫方持如下一手牌时,将可以作出问叫: ![]() ![]() ![]() ![]() 在叫牌过程: 开叫方 应叫方 1 ![]() ? 之后,开叫方再叫—— 3 ![]() 3 ![]() 3 ![]() 3 ![]() 3NT=持有6张套的一手相当好的牌。 4 ![]() ![]() 4 ![]() 4 ![]() 当然,你还需要知道识别、定位开叫方单缺花色或第二花色(5张套的)的途径(除了已用3 ![]() 现在,为了帮助你澄清我所给出的开叫方再叫的含义,我还是先给出一些开叫方再叫的实例。 开叫方 应叫方 1 ![]() ? 现在,我把我们所设计的“新雅可贝2NT”约定叫正式命名为——“修正雅可贝2NT”约定叫(Jacoby 2NT Revised)。请你作为开叫方在持有如下一手牌时,选择适当的再叫。 (1) ![]() ![]() ![]() ![]() 3 ![]() (2) ![]() ![]() ![]() ![]() 4 ![]() ![]() ![]() (3) ![]() ![]() ![]() ![]() 3 ![]() (4) ![]() ![]() ![]() ![]() 4 ![]() (5) ![]() ![]() ![]() ![]() 3 ![]() ![]() ![]() ![]() (6) ![]() ![]() ![]() ![]() 3 ![]() (7) ![]() ![]() ![]() ![]() 4 ![]() (8) ![]() ![]() ![]() ![]() 3 ![]() (9) ![]() ![]() ![]() ![]() 3NT,持有6张套的一手相当好的牌。 (10) ![]() ![]() ![]() ![]() 3 ![]() (11) ![]() ![]() ![]() ![]() 4 ![]() ![]() ![]() (12) ![]() ![]() ![]() ![]() 3 ![]() ![]() 下面,我们从应叫方的立场出发,进一步审视叫牌进程的深入发展。 开叫方再叫3 ![]() 开叫方再叫3 ![]() 应有15-17个大牌点。例如: (1) ![]() ![]() ![]() ![]() (2) ![]() ![]() ![]() ![]() (3) ![]() ![]() ![]() ![]() (4) ![]() ![]() ![]() ![]() 同时,持有这几手牌时总是对满贯很有兴趣。但是,它们又不应当是希望逼叫至满贯。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应叫方在开叫方的3 ![]() 首先,应叫方通常应当作出一个3 ![]() 开叫方 应叫方 1阶高花 2NT 3 ![]() ![]() ? 开叫方的第三轮再叫—— 3 ![]() ![]() 3 ![]() ![]() 3NT=未叫高花单张。 4 ![]() ![]() 4 ![]() ![]() ![]() 4 ![]() 注意,这种显示单张的观念,与我们使用未叫高花的跳加 叫(即爆裂叫)的基本观念相似。 类似的开叫方的第三轮再叫细目表,亦可用于开叫方的3 ![]() ![]() 开叫方再叫3 ![]() 这是“修正雅可贝2NT”约定叫中最富于革命性的想法。开叫方再叫3 ![]() (1) ![]() ![]() ![]() ![]() (2) ![]() ![]() ![]() ![]() (3) ![]() ![]() ![]() ![]() (4) ![]() ![]() ![]() ![]() 开叫方 应叫方 1 ![]() 3 ![]() 应叫方的第二轮再叫—— 3 ![]() ![]() 3 ![]() ![]() 3NT= ![]() 4 ![]() 4 ![]() ![]() 4 ![]() ![]() 4 ![]() 如果你对应叫方在持有单张时采用雅可贝2NT约定叫表示不理解的话,这是因为我们的爆裂叫品相当有限制性的缘故。我在持如下两手牌时,总是对同伴1 ![]() ![]() ![]() ![]() ![]() ![]() ![]() ![]() ![]() 但是,在持如下一手牌时。 ![]() ![]() ![]() ![]() 按照我们的爆裂叫规定方式,它对同伴1 ![]() 持有更好的一手牌时,我们总是遵循“好牌慢叫”的速达原则(相对应的是“坏牌快叫”),以节省叫牌空间。 如果开叫方是开叫1 ![]() 开叫方 应叫方 1 ![]() 3 ![]() 应叫方仅能显示持有 ![]() ![]() 开叫方再叫3 ![]() 开叫方再叫3 ![]() 在开叫方的3 ![]() 开叫方 应叫方 1阶高花 2NT 3 ![]() ![]() ? 开叫方的第三轮再叫—— 3NT= ![]() 4 ![]() ![]() 4 ![]() 开叫方再叫3 ![]() 开叫方再叫3 ![]() 开叫方 应叫方 1 ![]() 3 ![]() 应叫方的再叫—— 我在持如下一手牌时,总是示弱止叫于4 ![]() (1) ![]() ![]() ![]() ![]() (2) ![]() ![]() ![]() ![]() (3) ![]() ![]() ![]() ![]() 然而,在叫牌过程: 开叫方 应叫方 1 ![]() 3 ![]() 之后,应叫方在持有如下一手牌时,总是适合于用3NI作出接力叫: (1) ![]() ![]() ![]() ![]() (2) ![]() ![]() ![]() ![]() (3) ![]() ![]() ![]() ![]() 当然,此后开叫方应当用爆裂性接力叫来显示单张。 在叫牌过程: 开叫方 应叫方 1 ![]() 3 ![]() ? 之后,开叫方的第三轮再叫—— 4 ![]() ![]() 4 ![]() ![]() 4 ![]() ![]() 开叫方再叫4 ![]() 在开叫方的4 ![]() |
疯骡 发表于 2009/1/15 11:33:23
|
|||||||||||||||||||||||||||||||||||||||||||||||||||||||||||||||||||||||||||||||||||||||||||||||||||||||||||||||||||||||||||||||||||||||||||||||||||||||||||||||||||||||||||||
好了,现在是全面检测你的“修正雅可贝2NT”约定叫知识的时候了。
请你试一试在给出东-西两手牌的情况下,完成“修正雅 可贝2NT”约定叫叫牌全过程。附带你还可以思考一下,当你采用“标准雅可贝2NT”约定叫方式时,叫牌过程有些什么不同,及有些什么弊端。 (1)
![]() ![]() ![]() ![]() ![]() (2)
在开叫方3 ![]() ![]() 而在标准雅可贝2NT约定叫方式下,对不少牌手来说,最终定约不达到5 ![]() (3)
![]() ![]() ![]() (4)
![]() ![]() ![]() ![]() ![]() ![]() ![]() ![]() (5)
![]() ![]() ![]() ![]() (6)
![]() ![]() ![]() ![]() ![]() ![]() ![]() ![]() ![]() 采用标准雅可贝2NT约定叫方式,在叫牌过程: 西 东 1 ![]() 3 ![]() ![]() 3 ![]() ![]() ? 之后,也是开始在探索满贯定约。但是,应叫方此时总是不得不担心开叫方持这样一手低限牌: ![]() ![]() ![]() ![]() 同时,因为在这种雅可贝2NT约定叫方式下的叫牌过程的某种不确定性,使开叫方也难于确知同伴间的完美配合。 “修正雅可贝2NT”比“标准雅可贝2NT”更为有效之处在于,它不是一个牌手一厢情愿地去描述很宽范围内的牌情,而是两个同伴间“来来回回”细腻地传递信息。 (7)
![]() ![]() (8)
在开叫方的3 ![]() ![]() ![]() ![]() 在开叫方的3 ![]() 3 ![]() 3 ![]() ![]() 3 ![]() ![]() 3NT(加3级)=爆裂性询问叫,询问非开叫高花。 开叫方对这些爆裂性询问叫的答叫—— 加1级=无控制。 加2级=持有第3轮控制(Q或双张)。 加3级=持有第2轮控制(K或单张)。 加4级=持有第1轮控制(A)。 这种爆裂性询问叫,同样可以运用于开叫方对同伴雅可贝2NT应叫的3 ![]() ![]() 在下列的叫牌过程之后: 开叫方 应叫方 1阶高花 2NT 3 ![]() 应叫方的再叫—— 3 ![]() 3NT=爆裂性询问叫,询问 ![]() 4 ![]() 4 ![]() 在下面的叫牌过程之后: 开叫方 应叫方 1阶高花 2NT 3 ![]() 应叫方的再叫—— 3NT=一般的询问叫,要求同伴定位单张花色。 4 ![]() ![]() 4 ![]() ![]() 4 ![]() ![]() ![]() ![]() 因此,在例(8)中,在开叫方3 ![]() ![]() ![]() ![]() ![]() ![]() ![]() ![]() ![]() ![]() 在结束了非竞争性叫牌过程中“修正雅可贝2NT”约定叫的讨论之后,我们再来看一看,如果敌方参与干扰性叫牌,又如何妥善处理。 如果敌方牌手对2NT加倍 这是最容易处理的敌方的干扰性叫牌。开叫方可以不理睬敌方牌手的这个加倍,就象没有发生这回事一样,以原来的方式继续他的叫牌。 但是,你又确实多增加了一个选择——再加倍,它应当显示持有一手低限平均型牌(5332)。我们也可能希望这是教训敌方的好机会,以后就停在被再加倍的2NT叫牌上。 如果作出加倍的敌方牌手的同伴再作出救援叫牌,其后的所有加倍都是惩罚性的。 如果应叫方希望知道开叫方的一手牌情,他就可以对敌方加倍者的同伴的叫牌pass,把它作为接力叫处理。例如:
![]() ![]() ![]() 如果敌方牌手对2NT作出3阶争叫 为了使问题简明起见,我建议开叫方此后的所有叫牌保留住原来的含义,不管敌方牌手的争叫花色是在开叫花色级别之上还是之下,也不管敌方牌手的争叫是否为扣叫开叫花色。 开叫方优先考虑的是—— 1.加倍--持有低限平均型牌。 这是从进攻性的观点考虑的值得作出加倍的牌情。甚至于,你在敌方争叫花色上为双张,或者无大牌。应叫方现在处在有利的位置上判断,是否应对你的加倍pass,或者叫出3NT(希望做这个无将成局定约),或者再叫出4阶将牌花色 。如果应叫方具有继续寻求满贯的能力,开叫方就确信他的同伴持有非常强的一手牌。 2.3NT=在敌方争叫花色上为单张或缺门,表示至少持有一手不错的高花开叫牌。 如果敌方的争叫是对开叫花色的扣叫,我们可以假设他实际上争叫的花色为未叫高花!所以,在叫牌过程: 开叫方 敌方牌手 应叫方 敌方牌手 1 ![]() ![]() ? 之后,开叫方的3NT再叫就是承诺了持有 ![]() ![]() ![]() ![]() ![]() 3.4阶水平开叫高花的再叫=持有仅为5张将牌花色套的低限牌,然而,不是平均型牌(因为持有5332的低限平均型牌,应当作出加倍)。 因此,在叫牌过程: 开叫方 敌方牌手 应叫方 敌方牌手 1 ![]() ![]() ? 之后,我持如下一手牌时,总是再叫4 ![]() ![]() ![]() ![]() ![]() 或: ![]() ![]() ![]() ![]() 但是,持有如下一手牌时却不能再叫4 ![]() ![]() ![]() ![]() ![]() 因为,拥有6张将牌时,已经足以保证作出适合它的特殊再叫了(见下一条)。 4.在最低级别花色上的再叫=持有6张将牌花色套。 开叫方仍然可能持有低限牌,但是经验表明,6张将牌套所具有的额外价值,将大大提高同伴作出5阶水平甚至满贯叫牌的信心。这对竞争性叫牌十分有益。 5.新花色再叫(非最低级别花色上的) =在所叫花色上为单张或缺门,持有一手不错的牌。 开叫方不可能经常作出这种叫牌,因为我们并不真正需要脱离我们的叫牌方式——我们可以在稍后作出扣叫,而且只要有机会我们还可能作出爆裂叫。 现在小结一下。在叫牌过程: 开叫方 敌方牌手 应叫方 敌方牌手 1 ![]() ![]() ? 之后,开叫方再叫—— 加倍=持有低限平均型牌,类似5332牌型。 3NT=持有 ![]() 4 ![]() 4 ![]() 4 ![]() 6,Pass=逼叫性,持有5张将牌套,无单张或缺门(除了无叫牌空间显示它们之外)的一手好牌。 开叫方的这个pass邀请同伴作出扣叫,但同伴也可以作出一个惩罚性加倍,开叫方作出这个“自由”pass比他现在作出扣叫好得多,这是一条重要原则。因为给同伴以选择机会,而且仍然保证了扣叫的可能性。 如果敌方牌手对2NT作出低于开叫花色级别的4阶争叫 当敌方牌手在同伴雅可贝2NT应叫之后,作出4阶水平的跳叫(低于开叫花色级别的),我们需要进一步地制定对付的办法。 如果敌方争叫花色仅低于我方开叫花色一个级别,例如。 开叫方 敌方牌手 应叫方 敌方牌手 1 ![]() ![]() ? 我们必须相应地修改我们在前面所规定的再叫含义,现在,开叫方再叫—— 加倍=在敌方争叫花色(此处为 ![]() 4 ![]() Pass=逼叫性,有满贯兴趣。通常在敌方争叫花色(此处为 ![]() 如果敌方争叫花色低于我方开叫花色两个级别(或三级),例如:1 ![]() ![]() ![]() ![]() 如果敌方牌手对2NT作出高于开叫花色级别的4阶争叫 我们已不可能做我方4阶开叫花色定约。我们必须采取逼叫性pass措施。 加倍=显示持有进攻型低限牌,建议防守(!)。 Pass=显示持有更强的进攻型牌。 其他叫品=承诺极有满贯兴趣,持有两色套牌。 开叫方pass以后,推动应叫方作出加倍=扣叫,应叫方持有许多大牌张。 现在,我们通过一览表的方式总结一下,敌方参与争叫情况下开叫方的再叫。我们省略了敌方牌手对同伴雅可贝2NT应叫加倍之后的开叫方的再叫情况,因为除了增加了再加倍的选择,开叫方的再叫完全遵从前面我们规定的“修正雅可贝2NT”约定叫方式。 竞争性叫牌中的修正雅可贝2NT约定叫开叫方再叫一览表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meta name="ProgId" content="Word.Document"><meta name="Generator" content="Microsoft Word 11"><meta name="Originator" content="Microsoft Word 11"><link rel="File-List" href="file:///C:%5CDOCUME%7E1%5CADMINI%7E1%5CLOCALS%7E1%5CTemp%5Cmsohtml1%5C01%5Cclip_filelist.xml"><!--[if gte mso 9]>
|
疯骡 发表于 2009/1/15 12:51:17
|
||||||
试试你的满贯叫牌:
牌例1:
牌例2:
|
用户在线信息 |
![]() |
深圳市桥牌协会 |